曾担任过国家建委抗震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的叶耀先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理论上讲,钢结构建筑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要好,这主要源于钢材的匀质性。因为匀质性的材料在受到外力时能够保证其抗拉、抗压强度差别不是很大。与匀质性材料相对应的是非匀质性材料,譬如,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添加剂等搅拌在一起的非匀质性材料,尽管混凝土被搅拌得非常均匀,但与钢材相比,虽抗压强度比较好,但抗拉强度则比较差。当采用非匀质性材料建造的建筑遇到大的侧向位移而出现大的裂缝时,可能就会倒塌,而抗拉强度较好的材料尽管会出现位移,但不容易倒塌。
10多年前,如果说钢结构住宅的造价比混凝土住宅高很多是真实的,但目前,随着职工工资的大幅度提高、物流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我国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等因素,钢结构住宅的造价已接近混凝土住宅。因为钢结构住宅的施工速度快,可缩短1/3的工期,缩短工期可以减少工资支出提高资金的周转率,降低资金成本。单银木强调,钢结构住宅完全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且具有6个特点:一是可以节省矿产资源。钢结构住宅可以减少40%左右的沙石、水泥的使用。二是可以节约住宅运行成本。我们200毫米厚的CCA板灌浆墙的保温性能与600毫米厚的砖墙相同。三是可以节省30%左右的地下桩基。这源于钢结构建筑的自重轻。四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降低35%以上,钢结构住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480千克/平方米,而传统混凝土碳排放量是740.6千克/平方米。五是可增加5%~8%的得房率。钢结构建筑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使用率,不仅可以增加户内得房率,还可以增加25%以上的地下车库停车位。六是解放劳动生产力。有关数据显示,同样是造一栋房屋,日本的人工用量仅是我国传统建筑形式的1/6,通过实施住宅产业化,能解放大量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