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普通会员

无锡品尚建材有限公司

从事合成树脂瓦、防腐瓦、PVC塑钢瓦等橡塑建材的研发、生产、销售-13812079268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钢铁业未来三年的部署战略减产,智能化和走出去
新闻中心
钢铁业未来三年的部署战略减产,智能化和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5-11-04        浏览次数:606        返回列表
      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钢铁规划论坛”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预计6月前出台,未来三年钢铁业主要做好压缩产能、智能制造和“一路一带”等文章。据透露,“行动计划”提出,严控新增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经过3年努力要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并在兼并重组方面取得成效,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并拥有一批国际品牌。产能压缩是大方向,京津冀是减量重点区域。具体为,河北省减量6000万吨,其中唐山减4000万吨,武安和邯郸分别减1000万吨。据悉,唐山市将出台钢铁减量试点方案,包括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等政策正在考虑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3中国钢铁产量达8.2亿吨,效益也跌到13年最低点,有人将之形容为,卖一吨钢赚一瓶矿泉水的钱。
      加强环保执法,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产业司副司长辛仁周在会上透露,由于相互担保、就业等原因,河北淘汰与关闭难度很大,但按照新环保法,环保、能耗指标必须遵守。目前正在与环保部门协调,但钢铁业环保排放必须达标。上周三,国务院讨论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骆铁军称,“中国制造2025”在钢铁领域必须走。未来3年,钢铁“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水平要明显提升,形成2到3个智能示范工厂。据介绍,钢铁业智能化路径包括:要健全“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推广智能系统应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发展电子商务等。2010年我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1/5,去年粗钢、汽车、水泥、发电设备、化纤、手机、计算机、彩电产量均占全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业有较好的智能化基础,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连铸、连轧普遍应用。另外,钢铁电商走在了大宗商品电商的前列。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一带一路”也是钢铁工业未来重点战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钢铁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基础建设投资大,能源、高铁、核电等装备制造会带来大量钢铁需求。但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钢铁生产成本、规模等较中国落后,沿线国家中,钢材净进口国占70%以上。因而,“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建设投资大部分由中国投资,国内钢铁无疑会是首选。李新创认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将带动与新疆接壤的周边6个国家约1800万吨的建材需求。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一带一路”将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这将为开发这些国家的铁矿资源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