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目标对建筑行业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而在这个大变革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转型方向之一已经越来越明朗,因为建筑工业化可以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筑品质、低碳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以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一、发挥政府和协会引领作用,根据国内外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启示,在目前要素价格与配置不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实现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目标,既需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阶段更需要加强政府和协会在钢结构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一是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手段激励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二是在政府主导项目中采用工业化钢结构建筑的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选用工业化钢结构建筑,通过政府的示范效应,带动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三是发挥在行业协会导向与引领作用,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加快发展钢结构建筑工程的装配技术,提高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二、发展大型钢结构产业集团,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和一体化生产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培育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产业技术集成应用企业,鼓励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发企业组成联合体,以先期以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品为纽带,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产业集团。扶持一批承担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科技转化和技术集成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小区产业化技术的集成和实施。三、发挥钢结构产业联盟作用,建立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联盟,在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建设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在人才资源共享、研究平台共建、科技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产品推广。四、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但同时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涉及到土建、钢结构、墙体材料、楼盖屋盖材料、管线系统等的成套技术和集成技术,这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人员和技术工人。因此,要推进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急需加快人才培养。这种人才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上至科研设计人员,下至现场安装工人,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五、加大成套技术体系的建立,目前我国建筑业建设模式粗放、建造生产率低、规模效益差、资源浪费严重,建筑工业化程度急待提高。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代表钢结构,亟需通过对成套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创新和推广,将产业化成套技术应用于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建设中,以起到示范作用。前期可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大力推进,主要包括建筑与结构技术、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技术、厨卫技术、管线技术、环境及保障技术、智能化技术及施工建筑技术等七大技术体系。
总之,以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为最重要代表的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建筑工业化能够提升建筑业的科技水平和地位,改变传统建筑业的操作方式、施工工艺和建造理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还能带动国内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冶金业、建材业、农业和装饰装修等行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建筑业的整体现代化。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正处于重要机遇期,我们应当整合各种资源,加快我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化进程,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建筑工业化之路。